添可炮轟戴森的背后:碰瓷營銷的套路能否奏效?

釘釘的碰瓷營銷被馬云嫌low
“添可炮轟戴森”事件回顧
談及這次“炮轟事件“,起因其實很簡單:戴森作為在中國被多數消費者頂禮膜拜的高端生活電器品牌,3月27日在北京召開了新品發布會,隨即發布年度吸塵器新品V11,并同步在線上以及線下的各個廣告渠道為新品造勢發布廣告。后來就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就在戴森熱火朝天的宣傳V11的時候,尷尬的一幕發生了——它在分眾傳媒投放的電梯屏廣告,與國產品牌添可的廣告畫面與宣傳內容竟然驚人相似,就連文案也似乎是“像素級相似”!

上圖為添可的廣告畫面內容,下圖為戴森的廣告畫面與內容
從圖中可以看出,兩個品牌就連功能描述都如出一轍,添可更是霸氣地寫了“拒絕假智能“五個大字,哪怕小學生都能感覺到,這兩個品牌算是干上了!
碰瓷的時機很重要
那么,這個看起來火藥味濃厚的廣告究竟有何玄機呢?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得不說添可這個品牌可謂深得“穩準狠”的撕逼精髓,非常重要的一點——時機把握地很好,戴森前腳剛開完發布會,后腳添可的撕逼廣告就上了。
人的本性都是喜新厭舊的,所以新品上市前后的熱度一般最高,尤其像戴森這種網紅效應品牌,去年發布的卷發棒簡直是爆品中的爆品,甚至波及到了直男圈層(當然是被動的)。今年戴森的新款吸塵器又頂了一個“智能”的名頭,有沒有一絲當年喬幫主發布iphone4的感覺?而添可則抓住了流量風口,它的撕逼廣告與戴森的新品發布無縫銜接,相當于嫁接了戴森的新品熱度,大家搜一下“添可”的百度指數,是不是在某個節點開始飆升。

4月中旬添可diss戴森廣告出街后,添可百度指數飆升
碰瓷的策略更重要
如果說反應迅速尚屬戰術層面,那么添可對戴森的洞察則是戰略大師級的。添可這則廣告像軍事衛星般精準定位了戴森的“七寸”——智能!這也是添可自信領先戴森的地方,從后續的媒體傳播來看,添可對自家的智能吸塵器非常有信心——相比根據材質自動調節吸力的戴森智能吸塵器,添可則是根據灰塵量的多少調節吸力。
對用戶而言,似乎添可的吸塵器更符合日常的居家使用場景。所謂”敢叫囂的,多少還是有點實力的“,先不說用戶真實使用的體驗如何,添可作為一個國貨品牌,一定是認準了自己在這一點上不弱于人,才敢對戴森下如此”狠手“。

添可的官方微博做的一組對比強烈的“真假智能”漫畫
再看戴森的反應,且不論戴森在產品功能還是使用場景是否能跟添可剛正面,在這種撕逼大戰中,是無法做出回應的,畢竟“誰認真誰就輸了”。這也在情理之中,行業領導品牌大都不會“自降身價”與競品理論。不過,即使戴森不回應,添可也成功吸引了關注,因為吃瓜看戲是深入中國人基因的,“戴森攤上大事”又怎能不聚眾圍觀呢?
添可看似隨意的落子卻引發了局勢的連鎖反應,不少科技圈博主如@ZOL中關村在線、@科技PRO等都自發測評了添加和戴森的智能吸塵器,為雙方的撕逼火上澆油。牽一發而動全身,隨著更多KOL的觀戰,添可撕逼戴森,成了今年科技圈的一場不小的戲碼。


科技圈KOL自發對添可和戴森進行評測

添可與戴森的撕逼吸引了更多科技圈KOL關注
甚至就連戴森的用戶也忍不住去官微求證事實真相,想要戴森出面打破 “謠言”。

這就是添可策略的高明之處——瞄準痛點集中轟炸,吸引行業及用戶圍觀,讓戴森無論回不回應,都處在了”渾身難受”的境地。
總結:碰瓷營銷的聰明做法
經此一役,添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一躍成為戴森的“一生之敵”。從實效來說,添可完美的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一提起戴森,就能想起拒絕假智能的添可。這種“掐咽喉“的撕逼不禁讓筆者聯想到當年剛剛起步的某州專車跟一時風頭無兩的外來U姓專車品牌。而這種手法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用自己的產品優勢讓對手啞口無言。而一旦對手決定不予回應,那么無論是挑起圈層討論還是用戶輿論,形成綁定競品的公眾品牌認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不知諸位看官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