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顯示中日韓三方打法不一,TCL華星蓄勢已久搶占制高點
日韓對手的主動退出,使供需兩側重新歸于平衡,也順勢拉開了面板企業的下一輪競爭序幕。今年第一季度,三星顯示公司宣布將于年底停止生產LCD面板時,強調會逐漸將產能重心轉移到量子點OLED面板生產上,明確表示要登上更高一級的OLED賽道,在新領域集中火力。
OLED被公認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生產工藝可以分為蒸鍍與印刷顯示兩種發展方向,其中,韓廠LGD、三星顯示公司、日本JOLED、中國TCL華星均在不同程度上對準了印刷顯示技術。中日韓三方打法不一,目前各自技術仍需精進,但放眼LCD向OLED迭代的道路上,每家巨頭都蓄勢已久。
蓄勢印刷顯示技術
OLED領域中,韓廠雙雄依舊率先拔得頭籌。根據群智咨詢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三星顯示公司以85.4%的份額拿下全球OLED面板市場的絕對領導位置,LGD雖以2.8%的份額位列第四,卻擔當著大尺寸OLED領域的龍頭角色,是當下唯一能大規模量產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的廠商。
傳統的OLED蒸鍍工藝使用真空蒸鍍設備,將固態小分子有機材料添加至設備中,然后通過加熱氣化,在指定的基板位置上重新沉積形成所需要的OLED膜層。然而,蒸鍍設備投資巨大、維護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也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導致該工藝下產出的OLED面板不僅受到尺寸限制,也一直囿于高昂的成本難以滲透市場。
印刷顯示技術是當下解決OLED面板高成本、實現大面積的主要途徑。與傳統蒸鍍技術相比,印刷顯示技術具有材料利用率更高、圖案色彩表現力更強、常壓制備、柔性化等優勢。目前,印刷顯示技術在工程實踐中仍存在設備印刷精度與工藝穩定性不足等問題,但長期發展前景依舊廣闊。
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發展速度呈指數級增長,IHS Markit曾給出預測,全球噴墨打印OLED面板的產量將從2020年的10.5萬片增長到2024年的130萬片,單位面積產能從20.9萬平方米增加到730萬平方米,勢頭強勁。
為及時跟上主流面板的變革周期,避免重演從顯像管技術向液晶平板技術更替時的技術落后現象,中國頭部廠商不曾輕視這一極具潛力的顯示技術。2017年,依托TCL華星旗下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希望構建開放、合作的創新平臺,通過“產學研高度合一”的形式加速印刷顯示技術發展,在OLED時代正式到來之際,國內顯示產業上下游不再受制于人。
攻克現有難題后,印刷顯示技術無疑是中國廠商在OLED賽場上彎道超車的絕佳路線。正如TCL科技(000100.SZ)董事長李東生所言,目前全球僅有三星顯示公司、日本JOLED和TCL華星對印刷顯示技術有深入研究,“如果我們能在印刷顯示技術上搶占先機,就能打破韓國在大尺寸OLED領域的壟斷地位,并成為新技術的引領者。”
中日韓三方各有打法
最初入局OLED領域時,韓廠兩巨頭分別選擇了不同的技術方向,LGD使用了獨創的WOLED技術方案,專注于小尺寸的三星顯示公司則走向QD-OLED技術路線。進入市場不久,蒸鍍式WOLED技術的成本劣勢愈發明顯,QD-OLED技術所需要的量子點材料也暴露出技術性問題,因此,兩家韓企紛紛將目光轉向印刷顯示技術。
實際上,LGD關于印刷顯示技術的研發已有數年。雖然出于風險回報考慮,如今LGD的OLED產線中仍使用較為成熟的WOLED技術。但有媒體報道稱,LGD近年新建的OLED產線幾乎都留出了印刷式OLED工藝的接口,以備技術成熟時,直接改用印刷顯示方案。
三星顯示公司對印刷顯示技術也給予了長時間的關注,目前已形成兩種技術方案。其一,利用印刷顯示系統降低原有蒸鍍工藝難度,通過“量子點+印刷顯示”的方式改進此前的QD-OLED方案;其二,將量子點以噴墨印刷的方式放置在Nano LED上,以增強面板色彩再現功能,三星將這一新型技術稱為QNED。
從產能及良率來看,兩大韓廠均保持了目前業界較高的生產水平,技術轉型步伐也較為穩妥。然而,2019年日韓貿易爭端的不斷發酵,顯露了韓企在核心設備及材料端對日本進口的依賴,也有力說明了日本在全球顯示產業鏈上游的優勢。
日本方面,JOLED采用的是RGB印刷顯示技術。2016年起,JOLED就已經建立試生產線,經過不斷地調整、改進生產流程。2019年11月25日,JOLED正式建成全球第一條印刷式OLED產線,并投入運營。據了解,JOLED研發的印刷顯示技術成本比傳統蒸鍍技術低20%至30%,JOLED正在面向市場提供出售該技術的業務。
關于JOLED印刷顯示技術的潛在收購方,業內流傳的一個版本是國內面板巨頭TCL華星。一直以來,TCL華星對印刷顯示技術的研發進度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目前TCL華星及旗下廣東聚華,已聯合推出31吋4K RGB全量子點印刷QLED樣機制備、全球首款基于印刷工藝與OLED柔性顯示技術的31吋噴墨打印可卷繞柔性樣機,以創新優勢引領行業發展。
與JOLED發展思路相似的是,TCL華星長期以開放的心態在全球尋求交流與合作。當前,廣東聚華已聯合上游相關精尖企業構建新型顯示技術的聯合研發生態,加快從核心技術研發到工業量產的重大轉化,助力我國在新型顯示技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隨著全球LCD產業供需秩序恢復平穩,新的競爭火花也在OLED領域燃起。盡管技術路線側重點不同,研發模式不同,但不難看出,中日韓三地面板巨頭,都不會錯過印刷顯示技術將帶來的新一輪變革。